
掃
一
掃
瀏
覽
手
機
版
【松陵電器?評鋰】鋰電企業需尊重技術 但不能迷戀技術
【摘要】:
回顧2017年,碳酸鋰價格供應偏緊、價格持續上揚,無論是碳酸鋰企業、正極材料企業、動力電池企業甚至是新能源車企、跨界上市公司,都在想方設法深入布局鋰資源,澳礦、加拿大、剛果等全球鋰資源幾乎被瓜分殆盡。擴大碳酸鋰產能、兼并購或者新設立碳酸鋰加工企業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。
點評:
回顧2017年,擴產和降價成為鋰電行業的主旋律,筆者突然想起韓國三星的稱霸之路:“不用錢砸死別人,就會被別人用錢砸死?!?/div>
以DRAM(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)為例,2008年,DRAM價格從2.25美刀狂跌至0.31美刀。就在眾廠商哀鴻遍野時,三星卻做出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:將三星電子上一年的利潤全部用于擴大產能,故意擴大行業的虧損,此后,沒有原始技術的三星幾乎以壟斷的姿態屹立于DRAM行業之巔。
不過同樣沒有原始技術的國內鋰電還不至于這么慘烈,但有不少企業已經被人用錢砸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,而擴產和降價還將持續進行下去,值得一提的是,國外巨頭也都在積極擴產。
原文:濕法隔膜領軍企業恩捷主動降價20% 開啟血戰?
在濕法隔膜領軍企業恩捷降價的壓力帶動下,2018年濕法隔膜價格全年降幅或將超過30%,干法隔膜市場也將受到相應影響。隔膜行業集中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,行業競爭會更加殘酷。
點評:
整個鋰電產業鏈降價已經是大勢所趨。
但“雪中送炭”和“錦上添花”區別還是蠻大的。在當前濕法隔膜嚴重供不應求的前提下,作為該領域的領軍企業,恩捷主動讓利降價其實非常聰明,至少在下一輪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動權。
至于那些舍不得隔膜高利潤的企業,終有一天會明白,鋰電行業最不缺的就是產能,最無情的就是市場。即便是作為鋰電四大原材中技術壁壘最高的隔膜,也必須要知道:對于技術,要尊重,但不能迷戀。
原文:3億元砸向技術研發 看格林美如何建構企業創新機制?
2018年,格林美將聚焦在“城市礦山深度開采、動力電池材料制造”兩大核心業務擬投入3億元創新研發經費。
點評:
其實,一年前筆者對格林美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正極材料企業,而現在提起格林美,首先想到的已經是產業循環了。
這并不是說格林美2017年才開始做鋰電回收,事實上,格林美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以產業循環為核心的“城市礦山”。只不過在2017年,產業循環的概念開始在動力電池領域深入人心。
動力電池經過五六年的發展,第一批車用動力電池已經開始面臨退役后的回收處理問題了。而在這一輪的“頗為頭疼”的處理中,車企及動力電池企業都意識到了回收的重要意義,不管是梯次利用還是拆解回收,都需要在設計之初就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
俄羅斯專家考察
下一篇: